• Home
  • 回望三年選派路一生難舍合群情

回望三年選派路一生難舍合群情

2018年4月份,我積極響應黨組織的號召,肩負巢湖市人社局全局領導、同志們的信任和支持,帶著對農業、農村和農民深厚的感情,帶著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遠離家人來到了位於巢湖市西北邊境的黃麓鎮合群村擔任村黨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開始了我為期三年的“村官”生活。

時光荏苒,轉眼三年。三年來,伴著社會各界的關心、伴著村兩委的支持、伴著村民們的信任,我把合群村當成自己的家,把合群村的村民當成自己的親人,抱定信念扎下根來,吃住在村、學在基層、干在一線。如今脫貧攻堅已獲全勝、鄉村振興戰鼓已響,舉目回望內心感慨良多。

黃麓鎮合群村委會地處丘陵,西南與巢湖市中廟街道毗鄰,西北與肥東縣長臨河鎮接壤。全村下轄20個自然村,總戶數992戶,總人口3111人,村黨委下轄5個支部113名黨員,區域面積17平方公裡,林地2100畝(不含非林地性質經營地),水面2000畝,耕地7872.2畝。村“一村一品”主導產業為3000畝花卉苗木。

2014年時,合群村因位置偏遠、缺乏主導產業、村民就業質量不高、村集體經濟收入不足5萬元,被列為“貧困村”。近年來,合群村主動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突出黨建引領、夯實發展基礎、拓寬發展途徑、提升人居環境,力求發展實效,走出了“鳳凰涅槃”的新路子。

2014年,合群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00戶、215人(當年建檔立卡后死亡2戶2人,2015、2016年因婚嫁遷出4人),剩余98戶,209人。脫貧情況為2014年脫貧16戶33人,2015年脫貧23戶48人,2016年脫貧59戶128人。2016年合群村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98戶全部脫貧,貧困村出列的總體要求。截至2020年9月份,合群村貧困戶家庭人均純收入已由2014年時不足3000元增加至14797.2元。

2020年村集體經濟主要收入從過去不足5萬元提升到了82.56萬元,村集體經濟來源也增加到了9項:光伏發電項目收益3.06萬元﹔糧食烘干設備租金1.5萬元﹔黃麓水庫租金3萬元﹔花卉苗木扶貧產業園租金4.5萬元﹔鮰魚養殖扶貧產業園租金2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入股儂安康分紅1.4萬元﹔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入股儂安康分紅3.5萬元﹔瓜簍子扶貧產業園租賃收入3.6萬元﹔村集體土地、林地等資源租金60萬元。

剛到村裡的時候,我在和村兩委班子和村民的接觸中,很明顯地感受到了他們既對我熱烈歡迎、飽含期待,同時又帶有一絲疑慮,期待我可以把市直機關扎實的工作作風帶到村裡來、把多年的工作經驗投入到合群村各項事業中去,所疑慮的主要是擔心我抱著來“鍍金”的態度,對村裡的工作浮於表面、蜻蜓點水。

再者,2018年時的合群村相比之前,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長足的進步,並於2016年實現了全村98戶貧困戶全部脫貧、貧困村出列,但村集體經濟收入仍然薄弱,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脫貧質量不高,全村20個自然村中尚有11個自然村沒有經過人居環境整治。

看著飽含期盼的眼前人,想著諸事待興的合群村,我的內心涌起了萬丈豪情,我的肩上也擔起了千鈞重擔。

駐村幫扶,既要找出新路子,又要用對好方法,更要干出好事情。面對朦朦朧朧的認知和紛繁復雜的局面,我沒有猶豫,立即行動了起來。

我通過向先進典型學習做法、向基層的同志學習業務、向廣大群眾學習實踐知識,在學習中出真知,在實踐中抓總結,著力拓寬自己在基層黨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方面的視野和知識面,不斷豐富自身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提升自身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落實能力,短短的幾個月就撰寫各類信息稿件30多篇,並先后被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等各級媒體採用。

我通過大面積走訪黨員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貧困群眾、信訪人員,對兩委工作、村情民意、發展態勢、群眾需求、綜治格局等各方面情況進行細致摸排,邊調研邊分析,既總結成績,又堅持問題導向,並結合與村兩委成員、鎮分工干部的溝通交流,迅速制定了年度選派幫扶計劃和任期選派幫扶計劃,明確了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為各項工作的展開和推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問渠哪得清幾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對於壯大村集體經濟,我堅信一條,就是必須要廣開渠道才有出路。為了促進合群村農業提升,我鼓勵傳旺家庭農場發展1000畝綠色種植和220畝稻蝦混養,對接安徽槐祥工貿集團到村發展糧食定單農業﹔為了促進合群村產業優化,我先后申報項目資金建設了100畝瓜簍子扶貧產業園和300畝精品花卉苗木產業園,對接富煌集團優化措施幫扶經營村100畝“鮰魚養殖”產業園﹔為了促進合群村資產盤活,我將各類資源按經營、利用、開發進行分類,採取招租、入股等各類方式促成了“黃麓水庫垂釣園”、“張崗村駕駛培訓基地”等項目的興起。各經營主體優先租賃脫貧戶的土地,並安排脫貧戶家庭成員就業,傳授經營管理技術,幫助脫貧戶創收。2020年合群村脫貧戶家庭人均純收入從3年前的11000元提升到了14797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總量也從11.1萬元提升到了82.56萬元。

“有了綠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銀山”。來到合群村這樣一個山水資源豐富而產業確單一匱乏的“處女地”,我沒有失落,相反我看到了騰飛的希望。我團結帶領村兩委,以“山清水秀環境美、花紅樹綠人歡笑”為目標,結合合群村人居環境實際,分自然村編制、分類申報“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資金388萬元和“一事一議”項目資金95萬元,採取“7+3”的模式對寺后章等10個自然村進行人居環境改造,實現了全合群所有自然村戶戶通上水泥路、村村都有路燈亮、巷巷都有綠化美,實現了合群村人居環境整治立體化提升。“黃畈路”“花塘河流域治理”“加僑田園綜合體”等一批項目也已先后獲批,將於2021年實施,為合群村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打開了嶄新的一頁。

“劉書記,今天我可風光了一回,到全市的舞台上去領獎了”,和我說這話的時候,合群村老年大學校長曹建英的臉上洋溢著淳朴的笑容。身處脫貧攻堅一線,我明白扶貧更要扶智,於是多舉措探索了“分類人群服務提升”。主動對接安建大城建學院和巢湖學院,到村開展“扶心·扶志·扶學”志願服務工程和“小小微課堂、連線你我我”志願活動,通過“釘釘”在線平台開展一對一教學,教學內容既有語文、數學等科目知識教學,又有繪畫、歌舞等興趣活動教學,並針對性開展人身安全教育和心理疏通輔導,助力留守兒童度過一個安全、快樂的童年﹔探索村老年大學課程創新,對接鎮老年大學和太極拳協會,進一步增加文藝活動元素,壯大了村廣場舞隊和腰鼓隊等活動隊伍,充分調動老人們主動參加各項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20年12月份,合群村腰鼓隊被授予“巢湖市社區教育活動品牌”榮譽稱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脫貧攻堅中匯聚社會力量至關重要。我堅持“主動對接、項目嫁接、知識銜接”的做法,結合脫貧戶需求和村脫貧攻堅推進需要,結合幫扶單位和“百企幫百村”幫扶企業實際,編制具體項目,使社會幫扶落實生根。2019年,各幫扶單位和企業認領產業園土地租金、看護房、滴灌設備、園內道路建設、幫扶教育扶貧家庭等項目經費14.3萬元,舉辦“扶貧農產品小集市”2次,銷售扶貧農產品3.5萬元。2020年,我們根據新調整的“百企幫百村”幫扶企業實際,做到了因企定案,並積極對接各幫扶企業,友好協商幫扶項目和落實措施,各企業踴躍認領合群村“瓜簍子扶貧產業園地租”等幫扶項目7個、資金總額15萬多元,銷售扶貧農場品8.2萬元。通過一個個扎扎實實的行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如今的合群村實現了村強民富,“住在黃麓合群村、有事就找劉力生”也成了村民們口口相傳的一句佳話。我和我的家庭也先后榮獲了“巢湖市五一勞動獎章”“巢湖市扶貧助困好青年”“巢湖市先進工作者”“巢湖市脫貧攻堅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三年選派路、一生合群人,無論將來的人生路指向何方,我的內心深處都將一直眷念著合群的一方熱土和一方人,相信通過鄉村振興的落實,合群的明天會更好!(劉力生)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

8月起合肥市區禁止活禽交易其他允許活禽交易的市場,每月休市一日 6月28日,合肥市人民政府令第211號對外發布。記者從合肥市政府獲悉,《合肥市家禽交易管理辦法》將從今年8月1日起施行。今后,市區范圍內禁止活禽交易,實行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 【亮…【詳細】

安徽高考志願填報工作進行時 保底志願該怎麼填?從6月27日開始,安徽省高招提前批次志願填報工作已經率先啟動,在接下來的10來天裡,考生將陸續完成提前批次、普通文理科本科和專科等五個批次的志願填報。教育部門公布的分數段信息又能給志願填報提供什麼指導?沖、穩、保的填報規則該如何運用?…【詳細】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