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排出4-3-3阵式的克罗地亚,阿根廷两名边线球员沙维奥和阿古拿未能适应翼卫角色,无论位置感,回追速度,防守意识都欠佳,特别在由攻转守时对身后边线空间的保护不足。而清道夫奥达文迪又专注于跟文素基治进行身体对抗,令两边中坚梅卡度和达利亚费高唯有单防对方两翼。奈何两人的单防能力一般,面对衝击力强的佩利锡和列比锡疲于奔命。
此外,球员对3-4-3阵式的运作亦出现问题,特别由后场运球上前场,完全没有一套设定的走动配合路线,令球员无所适从,拖慢比赛节奏。还有,由于达利亚费高不敢引球上前,阿古拿既无衝击又无突破能力,传中质素亦差(全场8次传中,只得1次成功传给队友),令阿古路频频走向左边协助组织,让梅西和麦斯美沙入摄禁区。右路方面,沙维奥虽不断上前协助美斯引开对手,但实际贡献不大,只曾在开赛初段起脚施射一次,并没有作出传中。
梅西今场不再独揽组织权,交由队友轮流负责,但效率欠奉,组织能力薄弱表露无遗(在正选阵容中不计梅西,只得3次关键传送),拖慢节奏,对于手持3分,採用防守反击的克罗地亚更易应付。另外,前场断球情况严重,克罗地亚防线的空位其实已经比上场对手冰岛为多,但由于沙维奥,马斯查兰奴,安素佩雷斯,阿古拿的组织能力实在太薄弱,令对方真正受压次数不多。由于让出球权,令位置靠右的美斯触球次数大幅下跌,只得49次,比起麦斯美沙的66次,阿古拿的68次还要少。而控球后亦减少上脚次数(在49次触球当中作出32次传送),全场只有2次关键传球和1次射门,但未能命中目标,威胁力有限。另一方面,碍于身形所限,无球在脚的美斯只能透过短时间的反抢压迫对手,未能在防守上作出其他贡献。除此之外,无论在开赛前或比赛中,美斯的面部表情亦显得比平时紧张,甚至多一分焦虑。由2010年世界盃至上场对冰岛的分组赛中,阿根廷一直以美斯为核心,领队森柏奥利和球员突然在今场比赛中改变策略,经已令人产生疑惑。而在比赛中,组织权责已交由全队承担,美斯不再霸佔球权,甚至经过15分钟后,已经察觉出美斯的作用只是控球,回传,走位,威胁性大大减低。突然改变进攻策略可令对方防不胜防,但问题是身边队友无论在传接配合时机,无球跑动,单对单突破能力都非常有限,毫无章法可言。同时间,亦反映出球队根本没有练习过一套「没有梅西」的进攻套路,情况就如早前以1:6大败给西班牙的友谊赛一样。
如是者,既然球权分配在赛前已经沟通过,梅西亦欣然接受改变,加上在首场比赛表现低迷的迪马利亚被弃用,左翼麦斯美沙勤力肯跑,但质素有限,前场缺乏突破棋子,森柏奥利为何不在正选阵容上加入戴巴拿,好让后者提升前场组织串联和盘带突破能力,而梅西又可在右翼位置等待机会杀入禁区进行致命一击。当初因为梅揽球权策动攻势而放弃功能相同的戴巴拿,可以理解。但如今梅西已经不再掌控球权,试问美斯和戴巴拿又何来位置功能重叠?眼见球队在一场非胜不可的赛事中迟迟未能突破入球关口,球员组织推进困难,森柏奥利又不提早换入戴巴拿解决创造力不足问题,以及发挥跟希古恩默契十足的二人配合来撕破防线,其后球员在比赛末段意志消沉,最终惨吞三蛋。阿根廷濒临出局边缘,改朝换代在所难免,无论是森柏奥利的帅位问题,戴巴拿会否逐步接替梅西成为新一代领袖,以至中场创造力,防线人才配备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